新闻中心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媒体报道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行业动态
    《中国远洋海运e刊》:自动驾驶船舶能否引领海运新潮流?
    发布日期:2025-01-21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    自动驾驶船舶,以其精简运营、降低人为失误和智能优化航线的特性,预示着全球供应链效率的飞跃。这些配备了尖端导航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船舶,能实现全天候无间歇作业,确保了运输速度与可靠性的双重提升,不仅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,还释放了更多的载货空间。此外,自动驾驶船舶能够依据实时数据,如天气变化或港口拥堵情况,自动调整航线,优化流程,从而提升全球货物流转的整体效能。


    当下自动驾驶船舶技术正在稳步向前发展,研究人员、船厂与监管机构正合力迈向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,但其广泛应用尚需时日。


    -发展现状-

    尽管自动驾驶船舶尚处发展初期,却已硕果累累。目前,已有几艘引人注目的自动驾驶船舶投入运营,如挪威一艘能自主完成短途沿海航行的小型集装箱船,可搭载数百个集装箱。同时,韩国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开发可用于大型船只的完全自主导航系统。此外,自动帆等自主系统已在传统船舶上试运行。

    -自动驾驶与船东责任-

    一个普遍的误区是,自动驾驶船舶等同于无人驾驶。实际上,船舶的自主程度参差不齐,许多船只仍需船员参与,即便核心功能已由自动化系统控制。这引发了一个关键议题:船东是否已掌握自动驾驶船舶安全航行的必备专业知识?

    传统上而言,船东肩负着保障船只适航性的重任,小至螺母螺栓的检查,大至船员技能的培训。然而,人工智能与自动系统的融入,为这一职责增添了新的复杂性。如今,船东或需延揽软件专家,以确保驱动船只的人工智能系统无懈可击,这要求在船只的机械与操作层面进行更为细致的尽职调查。

    -标准与法规-

    目前,自动驾驶船舶的监管体系尚在构建之中。国际海事组织(IMO)正着手制定海上自主水面船舶(MASS)规则,预计该框架将于2026年作为自愿性指南推出,未来或将成为强制性规定。目前,相关法规尚显薄弱,但IMO的努力预示着标准化进程的启动。

    如同传统船舶,自动驾驶船舶亦需在船旗国注册,各国自有其规范要求。船级社在制定自动驾驶船舶标准方面将扮演关键角色,正如其在传统船舶领域所做的那样。除了国际法规之外,各国政策调整也将适应这一新技术,国家法规将发挥其作用。同时,自动驾驶船舶的事故与伤亡案例,无疑将推动监管加码,尤其是在安全规范方面。

    -保险难题-

    自动驾驶船舶推广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保险问题。自动驾驶技术引入了新的风险变量,保险公司亟需创新,以覆盖这些新风险。如同任何创新产品,初期保险费率可能居高不下。保险公司需细致评估自动驾驶系统的相关风险,并观察其在现实环境中的表现,以预测潜在的理赔点。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日臻成熟、可靠性提升及普及,保险费率有望逐步稳定。目前,高昂的保险费用仍是运营商推广自动驾驶船舶的一大顾虑。

    -结语-

    尽管全自动驾驶船舶尚处发展初期,但进展显著。从自主集装箱船到AI导航研究,基础构建正在稳步推进。然而,监管、保险及先进系统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,仍是业界需要面对的挑战。未来自动驾驶船舶能否成为海上运输的主力,尚待时间揭晓,但其崛起已势不可挡。

    自动驾驶船舶蕴含重塑及强化全球供应链的巨大潜力。借助尖端技术,这些船舶能提升运营效率、减少延误、降低成本。其持续作业、动态航线调整及与其他自动化系统的无缝集成,为货物运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准与可靠性。随着技术与监管框架的双重进步,自动驾驶船舶有望成为更具弹性、更高效率的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,助力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,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供应链中断与低效运营风险。


    来源:Reed Smith LLP